咖啡百科

手冲咖啡冲煮技巧|滤杯推荐|如何将深培咖啡冲出高甜感?印尼曼特宁咖啡怎么泡才好喝有回甘?

发表于:2025-09-17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9月17日,承接上一篇内容,想要冲出一杯真正好喝的深烘咖啡,就要把它的灵魂特色尽数带出:焦糖与巧克力的香气、醇厚顺滑的口感、浓郁的深烘风味,以及悠长的高甜回甘。今天就由前街咖啡手把手分享,如何把这些关键风味稳定复

承接上一篇内容,想要冲出一杯真正好喝的深烘咖啡,就要把它的灵魂特色尽数带出:焦糖与巧克力的香气、醇厚顺滑的口感、浓郁的深烘风味,以及悠长的高甜回甘。今天就由前街咖啡手把手分享,如何把这些关键风味稳定复刻出来。


图片


首先要理解深烘豆的结构特性:长时间烘焙让豆体更疏松,若沿用浅烘参数,很容易得到“实打实的苦”。因此所有会影响萃取效率的变量都要校准。水温方面,浅烘需要高温是因豆质更硬、必须高效“拉出”香气;深烘则不必如此强硬。疏松结构在高水温下极易过萃并产生负面味。前街咖啡建议把水温降至86~88°C这个区间,再依据研磨度微调——原则很简单:“研磨越细,水温越低”。


图片


研磨方面,深烘比浅烘更适合稍微调粗。原因有二:其一是深烘本就容易萃取,其二是深烘脆度更高、同刻度下粉粒往往更细,需要通过调粗来校正这两种偏差。以黄金曼特宁为例,前街咖啡常用 EK43 的 11 刻度,目标颗粒接近粗砂糖,对应 20 号筛网约 70% 过筛率。


图片


器具选择同样关键。深烘的醇厚需要足够的萃取来支撑;若使用 V60 这类下水较快的滤杯,整体萃取偏低、流速过快,苦味物质不足,醇厚感就站不住。做中至深焙时,前街咖啡更推荐流速较慢的滤杯,例如 Kono、扇形滤杯等;较慢流速能够延长萃取时间,更容易获得饱满厚实的口感。


粉水比例可按个人口味微调。前街咖啡常用 1:15,此比例下深烘的浓度恰当、风味完整。如果你偏好风味层次更张扬,可调至 1:16,以稀释浓度让风味更舒展;若偏爱更浓郁,可将比例下拉到 1:14 左右。但切忌过度下拉,过高浓度会遮蔽风味,使饮感不适。


图片


注水策略上,前街咖啡建议使用三段式:一则拉长萃取时间,二则更精准地取出想要的味道,而且容错率更高。以 1:15 为例,总水量可分为 30/100/95 ml。深烘并不需要过多搅拌,因为它本就容易萃取;冲煮时放慢绕圈速度,避免大水流让粉层过度翻滚,从而减少负面味产生。


图片


具体流程如下:先以粉量两倍的水均匀润湿闷蒸,约 30 秒(深烘可按粉床湿润度灵活判断,不必死守 30 秒);闷蒸后以约 5 ml/s 的小水流,缓慢大圈注入第二段 100 ml;水位将近见底时,仍以小水流在中心缓慢小圈(硬币大小)注入剩余 95 ml


图片


待咖啡液完全滴滤完毕即可移除滤杯享用。一般在约 2 分钟完成的杯型,多半能呈现文首所述的全部特征;若与 2 分钟偏差过大,例如短了 10 秒以上,整体虽好喝但口感与回甘会偏弱,此时可从研磨或手法微调;超过 2 分钟太多亦然,按实际饮感细调即可。前街咖啡的经验是:围绕时间、研磨与水温做小步调整,你就能稳定复刻那杯拥有“灵魂”的深烘咖啡。

2025-09-17 18:02: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