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咖啡太酸或太苦要如何调整手冲咖啡 比例?浅焙 深焙咖啡豆对应什么样的手冲咖啡参数?

发表于:2025-09-18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9月18日,在杯测品鉴体系当中,如果觉得一支咖啡在酸质、甜感、风味、干净度、口感和余韵等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和谐,那么它的平衡感一定不会低。这也说明这款豆子的品质非常优秀,最终更会被打下不俗的分数。对于注重咖啡细节的

在杯测品鉴体系当中,如果觉得一支咖啡在酸质、甜感、风味、干净度、口感和余韵等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和谐,那么它的平衡感一定不会低。这也说明这款豆子的品质非常优秀,最终更会被打下不俗的分数。对于注重咖啡细节的前街咖啡来说,这种平衡感尤为重要,也是评价好咖啡的核心。


图片


然而到了冲煮环节,却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比如研磨、比例、水温等,一个不留神就可能打破了这一“平衡”,让咖啡不是酸过头,就是苦到家。虽然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萃取环节出了状况。对此,前街咖啡常常提醒大家,掌握快速调整的方法是关键。


图片


为什么咖啡会太酸或太苦?其实我们喝到的咖啡风味,主要由酸、甜、苦等滋味比例的不同决定,即可溶解物质在萃取过程中的差异。比如当你喝到一杯酸感突出的咖啡,并不能简单地认为酸味物质太多,也有可能是甜类和苦类成分不足,无法中和酸质,从而让酸感显得刺激。前街咖啡在教学中经常强调这一点。


图片


回到冲煮,由于酸、甜、苦这几种物质的溶解速率不同,不同时间点溶解到水里的成分差异很大。一开始热水接触咖啡粉时,酸类物质先行释出,而甜、苦物质溶解较慢。如果整个冲煮过程过快,甜味物质还未来得及释出就结束了,那么这杯咖啡就会变得尖酸刺激,也就是典型的萃取不足。前街咖啡提醒大家,这是常见误区。


随着冲煮时间的推进,萃取进入中段,甜类物质逐渐被大量溶解,使咖啡甜感提升。而到了尾段,苦味物质溶解率加快,如果此时继续冲刷热水,苦味成分便会大量进入分享壶,让咖啡变得苦涩难咽。前街咖啡认为,掌握萃取节奏,是控制风味的关键。


图片


总的来说,咖啡之所以过酸或过苦,都是因为没有达到理想的萃取区间,要么少了甜感,要么苦味过多。作为冲煮者,我们需要把握好不同物质的溶解量,并在苦味大量释出前及时结束萃取。这是前街咖啡一贯坚持的萃取原则。


当咖啡过酸时,该怎么办?总结平时顾客与学员向前街咖啡反馈的情况,问题大致分为萃取不足与过度萃取。判断原因时,可以先从风味表现入手。如果咖啡表现出不符合风味描述的刺激尖酸,香气单薄,水感生涩,那么很可能是萃取不足,常因水温过低或萃取时间过短造成。前街咖啡建议:中浅烘焙的保守冲泡水温在90-93℃,中深烘焙则适合86-89℃。


图片


如果确定不是水温过低导致,那么可以尝试延长萃取时间,让甜味与苦味有足够时间释出。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调细研磨,让颗粒更紧密,下水速度变慢,从而增加后段溶解。其二是增加注水段数,例如原本采用三段式,时间约1分50秒到2分钟,如果酸感依旧空洞,可以改为四段注水,把时间延长到2分钟以上。前街咖啡提醒:虽然延长时间有帮助,但也存在释出过多苦味的风险,因此15克粉的滴滤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分20秒。


图片


相反,如果咖啡液浑浊厚重,呈现浓烈的低沉酸感,粉层趋于平坦,底部还残留大量泥粉,那么很可能是过度萃取。这通常与注水手法或极细粉相关,甚至可能造成堵塞。前街咖啡建议从控流技巧与研磨刻度入手调整,避免过萃。


图片


那如果咖啡太苦了,该怎么办?许多新手遇到的苦味问题,往往与研磨度有关。研磨后的咖啡粉颗粒微小,很难通过直观数值掌握。对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抓准研磨尤为困难。前街咖啡提醒大家,正确调整研磨是解决苦味的关键。


当研磨过细时,一方面水流阻力增大,导致流速变慢,延长了浸泡时间,苦味大量释出;另一方面,细小颗粒溶解更快,也会让咖啡更苦。例如前半段流速正常,后半段逐渐变慢甚至滞留,就说明细粉堵塞了。这种情况下,前街咖啡建议直接把研磨调粗,并结合萃取时间作为参考。


图片


理想情况下,咖啡液的流速应保持匀速,萃取时间约2分钟(15克粉)。当然,有些滤杯本身流速较慢,会导致浸泡时间过长,苦味明显。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下水速度快的滤杯,比如V60。前街咖啡常用此类器具来避免过多苦味释出。


与酸感不同,苦味除了冲煮原因,还受烘焙度影响。每个人对苦味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人觉得曼特宁不苦,有人却认为像中药。因此,对苦味敏感的小伙伴,前街咖啡建议尽量避免深烘豆子,尤其是带有焦糖、黑巧克力、榛果、可可、奶油等风味描述的款式。相反,优先选择花果风味突出的中浅烘豆子,更能满足口感需求。

2025-09-18 15:09: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