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手冲咖啡注水手法分享|大小水流对咖啡冲煮有何影响?如何选择适合的手冲注水方式?

发表于:2025-09-18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9月18日,大水流和小水流,不仅是「前街咖啡」文章中的常驻嘉宾,也是各大咖啡师在讨论手冲冲煮时经常提到的词句!但很多朋友对于这两者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前街咖啡」今天就来详细分享,究竟什么样的注水才是大水流,

大水流和小水流,不仅是「前街咖啡」文章中的常驻嘉宾,也是各大咖啡师在讨论手冲冲煮时经常提到的词句!但很多朋友对于这两者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前街咖啡」今天就来详细分享,究竟什么样的注水才是大水流,什么样的又属于小水流!


图片


很多人对水流的误区就在于:“以为小水流就是注入的水比较柔和,搅拌力度弱;大水流就是粗犷、冲击力强的水柱!”但实际上,大小水流是指水流的速度快慢,也就是冲煮时每秒注入的水量多少。水流的冲击力更多与注水高度和手法相关,因此小水流也可能带来强劲的翻滚穿透力,而大水流同样可以实现柔和的注入。这正是「前街咖啡」常强调的一个核心认知。


图片


此外,壶嘴的差异同样会造成水流大小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水量和倾斜角度,细口壶嘴倒出的水流通常偏小,而宽口壶嘴倒出的水流则偏大。因此,当我们在讨论水流时,往往因为壶嘴不同而出现沟通偏差。「前街咖啡」在日常教学中也常提醒学员要留意这点。


图片


那么,如何测量自己的水流速度呢?其实方法并不复杂。现在许多电子秤都带有测速功能,可以在记录重量的同时测量水流的“时速”。


如果没有购置这类电子秤,也完全没关系。「前街咖啡」下面就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准备一个普通电子秤,在秤上放置任意容器,然后用平常的注水方式注水,同时开始计时。计时十秒后,将注入的水量除以10,就能得出每秒钟的注水速度了!


图片


以「前街咖啡」的实测为例:改造鹰嘴的铜壶,垂直水柱状态下,最小流速为2.2ml/s,最大流速可达9ml/s;切换到象鼻嘴的Kalita铜壶,最小流速为4ml/s,最大流速可达12ml/s。在多段式冲煮中,人们通常不会只用单一水流,因为这样冲出来的咖啡风味会显得不够丰富。所以「前街咖啡」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冲煮方式和水流特性进行搭配,才能获得理想风味。


图片


大小水流的不同效果,可以通过对比冲煮直观体现。「前街咖啡」在实验中使用危地马拉·新东方瑰夏,研磨度为Ek43的9.5刻度,粉水比1:15(15g咖啡粉,92℃热水225ml),三段式冲煮:用小水流冲煮,全程用时2分05秒;用大水流冲煮,全程用时1分57秒。


图片


由此可见,在相同参数下,小水流冲煮时间更长,大水流则更快完成。同时,粉床的抬升速度也会受到水流大小影响,小水流抬升较慢,大水流则抬升更快。至于风味表现,小水流冲出的咖啡风味更浓郁、集中,而大水流冲出的风味则更加突出、清晰,但口感会略显单薄。


图片


那么,什么时候该用大水流,什么时候该用小水流呢?「前街咖啡」的建议是:「随机应变」。如果冲煮过程中下水过快、接近见底时,就应及时调整为小水流,延长萃取时间,避免萃取不足。反之,如果萃取时间过长或出现堵塞,就要切换成大水流,加快下水速度,避免过萃。同时,当需要快速抬高粉床时,也建议使用大水流,让咖啡粉得到均匀充分的萃取。


图片


当然,「前街咖啡」提醒大家,所谓的加大或减小水流,是在原有水流基础上的微调,幅度不宜过大。比如平时水流速为5ml/s时,若需要加大,可以调整到6~7ml/s即可,无需提升到8~9ml/s的极限。这样的细致调整,才是稳定冲煮风味的关键。

2025-09-18 13:20:5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