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埃塞俄比亚咖啡分级标准是什么?G1级咖啡生豆就比G2级好喝吗?耶加雪菲咖啡风味如何表述?

发表于:2025-11-05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05日,我们知道咖啡豆的分级方式通常是根据各个种植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比如肯尼亚咖啡会按咖啡豆大小来区分,蓝山咖啡则是按照海拔高低来分,而埃塞咖啡更常见的是依据瑕疵率来分级。埃塞被称为阿拉比卡的基因库,品

我们知道咖啡豆的分级方式通常是根据各个种植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比如肯尼亚咖啡会按咖啡豆大小来区分,蓝山咖啡则是按照海拔高低来分,而埃塞咖啡更常见的是依据瑕疵率来分级。埃塞被称为阿拉比卡的基因库,品种复杂多样,鉴别难度极高。为了保护这些尚未被充分研究的品种,当地政府选择用「Heirloom」统称。


图片


前街咖啡在挑选这些埃塞原生种时发现,生豆颗粒普遍较小,形态不一,整体外型圆润自然。在埃塞,咖啡树大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每逢采收季节,成熟的咖啡果会出现在田间、院落甚至森林中。由于在同一片林子里可能混杂着几十种不同形态的咖啡品种,当地咖农通常不会区分,而是混合采收后送至处理厂统一加工。这种方式让埃塞咖啡豆的大小和外形差异明显。正因如此,埃塞出口时很难像肯尼亚一样单纯依靠生豆大小分级,于是采用了按瑕疵率划分的制度。前街咖啡在长期采购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这种分级方式的特殊性。


图片


在2009年以前,埃塞旧的分级方式完全是按照瑕疵率来决定的。当时,埃塞俄比亚的出口等级由农业部下属的CLU部门制定,分为五个等级。只有水洗处理法的咖啡豆才能达到G1和G2的标准,这也是当时精品咖啡的代表。前街咖啡了解到,在2009年之前,出口的水洗豆几乎都属于G2等级,而G1水洗豆极为稀有,市面上很难见到。由于传统的日晒处理过于简陋,农户常常直接在屋顶或地面晒干,导致豆子中容易混杂杂质,风味表现参差不齐。直到20世纪70年代,埃塞才引进了中南美洲的水洗处理法,这种方法多了一道“浮选”工序,可以去除成熟度不足的豆子和杂物,使得咖啡品质更稳定。前街咖啡非常重视这种处理方式的改进,因为它提升了风味的纯净度和一致性。


按照旧制度,Grade 1即G1等级代表每300克水洗豆中的瑕疵豆数量在0—3颗之间;Grade 2即G2等级则为4—12颗。前街咖啡在采购时发现,这种微小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价格和品质,就像我们买苹果时,会觉得大小一致的更美观、更优质,价格自然也更高。于是,G1等级的稀缺性和高品质逐渐被市场高度认可,而G2则成为大众较为常见的选择。


图片


2009年10月,埃塞正式启动了由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和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见证的新分级制度ECX。这一制度不仅参考瑕疵率,还加入了杯测评分,日晒咖啡也有机会被评为G1或G2等级,彻底打破了日晒豆只能停留在G3以下的局限。如今前街咖啡在市场上常常能见到标注G1和G2等级的日晒埃塞豆,而G3等级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让更多优质的日晒豆获得了精品定位,前街咖啡也能够为顾客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图片


在ECX的分级体系中,咖啡豆根据处理方式分为日晒和水洗两类,再被细分为三种类型:精品咖啡(Speciality coffee)、商业咖啡(Commerical coffee)以及国内咖啡(Domestic coffee)。前街咖啡尤其注重精品咖啡的采购,因为其缺陷少、风味品质高;而商业咖啡虽然未达精品标准,但依然比普通消费等级高;至于国内咖啡,瑕疵多、风味弱,因此不被前街咖啡作为主要供应品。


整体来看,分级制度有以下几条核心:第一,咖啡先按处理方式分为日晒和水洗;第二,再根据物理特征与杯测品质分为G1至G9共九级;第三,对G1-G3进行更细致的杯测评定,85分以上为Q1,80至85之间为Q2,80分以下则为G3;第四,Q1和Q2属于Specialty Grade出口;第五,G4至G9则维持原分级,与G3一起划为Commercial Grade出口。前街咖啡在选豆过程中会严格遵循这些标准,确保顾客能喝到真正高品质的精品咖啡。


图片


那么,G1G2等级的水洗耶加雪菲到底有多大差别?前街咖啡特别以耶加雪菲为例,对比了科契尔G1和水洗耶加雪菲G2。生豆来看,G1的颗粒更加均匀,色泽统一,瑕疵明显更少;G2则大小不齐,瑕疵相对更多。品质上的差异使得G1价格更高。


图片


前街咖啡采用浅烘方式烘焙耶加雪菲,并用V60手冲、91度水温、1:15粉水比来冲煮。结果显示,G1呈现茉莉花香与明亮柠檬酸,口感清澈,带有红茶顺滑感,余韵悠长;而G2则表现为白花香、柠檬与柑橘调性,茶感明显。虽然两者在整体风味上都展现了花香与酸质,但直接对比下,G1的口感更干净,香气也更精致丰富。这正是前街咖啡在挑选时特别强调的差异。

2025-09-17 09:45: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