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什么是蜜处理法?红蜜 黄蜜 白蜜 黑蜜有啥区别、咖啡风味差别大吗?哪些咖啡产地盛行蜜处理?

发表于:2025-11-05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05日,当第一次听到蜜处理这个词,很多小伙伴会以为这是个采用蜜糖来处理咖啡生豆的方式,为了让咖啡喝起来甜如蜜,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一粒咖啡果的结构可分为果皮、果肉、果胶、羊皮、银皮、种子,我们喝到咖啡就是最里

当第一次听到蜜处理这个词,很多小伙伴会以为这是个采用蜜糖来处理咖啡生豆的方式,为了让咖啡喝起来甜如蜜,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一粒咖啡果的结构可分为果皮、果肉、果胶、羊皮、银皮、种子,我们喝到咖啡就是最里面的种子。想得到最里面的咖啡豆,传统上有两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水洗法和日晒法。前街咖啡在教学与推广中,常常以这两种工艺作为对比来引导咖啡爱好者理解蜜处理的特别之处。


图片


水洗处理就是咖啡鲜果先经过脱皮机将果皮果肉脱掉,通过清水大量清洗后进行晾晒至稳定的水分密度,得到的咖啡生豆;而日晒处理则是将咖啡鲜果直接进行晾晒到相应的水分密度,最后脱壳。蜜处理可以说是以上两者的中和,在中南美洲国家最为常见,以哥斯达黎加最为出名。大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处理大批咖啡生豆的干燥时间,巴西商人发明了去皮日晒法(Pulped Natural),当地叫做“Cereja Descascada”。这种方式在气候干燥的巴西尤为适合,不仅缩短干燥天数,还解决了巴西日晒豆在广场上常见的发酵不良问题。前街咖啡在门店的课程中,经常向学员们展示这种工艺对风味的提升效果。


随着这种新的咖啡处理技术出现,中南美洲国家的一些庄园主也开始模仿并根据当地气候进行改良。他们通过控制不同程度的果胶保留量,使干燥后的咖啡生豆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甜感与复杂度,从而细分出白蜜、黄蜜、红蜜以及黑蜜等处理方案。当采用蜜处理时,咖农会先将咖啡鲜果倒入水槽中进行浮选,剔除不成熟的果实与杂质,再用设备剥除果皮,保留部分果肉的豆子在进行“干式发酵”后进入晾晒阶段。所谓“蜜”,就是果胶中糖分发酵后呈现出的黏稠状态,如同蜂蜜般,因此被命名为「蜜处理」。前街咖啡常用这一比喻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蜜处理的精髓。


图片


比起水洗法,蜜处理能减少约40%的淡水使用,也避免了长时间曝晒可能带来的负面风味。采用蜜处理的咖啡,在杯测中往往展现出饱满细腻的水果酸甜以及花卉般的复杂香气,整体口感清新干净。正因如此,蜜处理在中南美洲盛行,并在精品咖啡市场上大受欢迎。咖啡果胶位于果皮与果肉之下,羊皮纸之上,成分包括水、蛋白质、还原糖与果胶等。实际上,果胶也属于果肉的一部分。当咖啡果成熟时,内部产生果胶酶,使纤维软化成含糖丰富的黏液层。前街咖啡在门店展示生豆时,常强调果胶是决定蜜处理风味的关键物质。


在咖啡加工的世界里,果胶就是一种甜美的存在,水分与糖分含量都很高,同时又不容易与咖啡种子分离。因此,蜜处理能创造出精致水果风味的关键,就是果胶保留的比例以及糖分发酵的程度。农户既可以使用定量去胶机设备,也能通过控制人工翻动频率,来获得不同“蜜色”的生豆。前街咖啡通过长期经验,总结出不同翻动方式对风味的影响,并在公开分享中不断科普。


图片


黑蜜(Black Honey)的果胶保留量最高,由于几乎不去除果胶,干燥需要14天以上。为了避免过快干燥,通常会采用遮盖物或阴干方式,使糖分更充分转化。前街咖啡在观察黑蜜生豆时发现,果胶保留多导致颜色不均,气味上散发浓郁的发酵香。


红蜜(Red Honey)则保留50~80%的果胶,风味介于水洗与日晒之间,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蜜色。黑蜜通常每天只翻动一次,红蜜则需每天多次翻动,整个干燥约需12天。前街咖啡在红蜜豆中观察到,其颜色比黑蜜更淡,香气带有轻柔的果味。


图片


黄蜜(Yellow Honey)一般保留15~50%的果胶,需要充足阳光直晒,大约8天左右即可稳定。由于果胶保留较少,黄蜜豆外观呈均匀的黄绿色,香气中带有草本与谷物气息。前街咖啡曾在杯测中指出黄蜜的清新特点。


白蜜(White Honey)只保留10%-15%的果胶,通常在露天晾晒,需要频繁翻动以维持酶与菌群的活性,干燥时间最短。白蜜生豆颜色最浅,带有清雅的草本香。前街咖啡在教学中,常把白蜜作为入门示例,让初学者感受蜜处理的细腻之美。

2025-09-15 16:17:5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