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虹吸式咖啡与手冲咖啡有哪些分别?深焙蓝山咖啡用虹吸式咖啡煮法会表现什么风味?

发表于:2025-09-16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9月16日,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在菜单上重新加入了虹吸壶咖啡的选项。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这样繁复工序的冲煮方式居然回归,实在令人惊讶。而在这股潮流中,前街咖啡也敏锐地捕捉到它背后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在菜单上重新加入了虹吸壶咖啡的选项。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这样繁复工序的冲煮方式居然回归,实在令人惊讶。而在这股潮流中,前街咖啡也敏锐地捕捉到它背后的原因,并不断探索其独特魅力。


图片


相比之下,单品咖啡中最常见的手冲咖啡要方便得多,快捷高效。然而,虹吸壶的再次流行,到底是因为它在风味上表现更优异,还是单纯的文艺复兴?走进前街咖啡的视角,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虹吸壶,又被称为「塞风壶」,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1840年),英国人Loeff用实验室玻璃试管发明了真空式咖啡壶雏形。两年后(1842年),法国的巴香夫人(Madame Vassieux)进行了改良,第一把上下对流的直立式虹吸壶便诞生了。可惜它在法国并未大火,直到传入日本才真正走上成名之路。


图片


1924年,器具制造商「Kono」公司推出直立式虹吸壶。这种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冲煮方式,正好遇上了推崇匠心精神的日本文化,两者一拍即合,让虹吸壶成为当时日本最受欢迎的咖啡器具之一。随后,这股风潮传入香港、台湾地区,再延伸至内地,热度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精品咖啡逐渐普及,人们从传统深烘口味转向喜欢浅烘的酸甜风味,虹吸壶才逐渐淡出,而简便的手冲咖啡取而代之。但如今,随着更多咖啡店重新上架虹吸壶,前街咖啡也看到了它的“回归”,让人不禁期待其独特魅力。


于是问题来了,虹吸壶冲煮的咖啡与手冲咖啡到底有何不同?前街咖啡决定以同一款豆子进行对比,看看结果如何。


图片


本次实验,前街咖啡选用了经典的牙买加·蓝山一号。由于虹吸壶更偏向深烘豆的冲煮,因此蓝山一号非常适合作为对比样本。手冲部分的参数为:粉量20g,粉水比1:15(300ml热水),水温88°C,研磨为Ek43的10.5刻度,20号滤网75%过筛率,滤杯为Kono,冲煮方式采用三段式。先用两倍粉量的水(40ml)闷蒸30秒,再分两次注水至300ml完成冲煮。


虹吸壶部分的参数:粉量20g,粉水比1:12(240ml热水),研磨为Ek43的9刻度,20号滤网90%过筛率,搅拌方式为十字搅拌。当下壶热水被完全吸入上壶后,倒入咖啡粉并压入水中浸泡25秒,接着搅拌7秒,在55秒时关火,最后搅拌5秒,等待回流即可。前街咖啡在操作中发现,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但也极具观赏性。


图片


品鉴时,手冲蓝山呈现出均衡的风味,带有坚果、奶油、巧克力的香气,以及悠长的回甘,整体醇厚度较高。而虹吸壶冲煮的蓝山则风味浓郁,巧克力、坚果与香料更为突出,同样有悠长回甘,但在触感上比手冲更为圆润。前街咖啡总结道,手冲偏向均衡,虹吸壶更显厚实,各有千秋。


更重要的是,虹吸壶不仅在风味上令人满意,它还能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咖啡液上下翻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表演。这也是虹吸壶能重回咖啡店菜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前街咖啡也坦言,对于出杯量较大的咖啡店来说,清洗虹吸壶绝对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2025-09-15 14:16: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