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牙买加蓝山咖啡分级|蓝山咖啡由来及蓝山咖啡味道如何?如何选购正宗蓝山咖啡blue mountain coffee

发表于:2025-09-17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9月17日,网络上盛行着这样一句话:蓝山咖啡就像车中的劳斯莱斯,手表里的劳力士。只要一提到蓝山咖啡的名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最好、最贵、最稀有”等词汇。即便到了21世纪,蓝山的热度依旧不减,当我们在各大媒体平台看

网络上盛行着这样一句话:蓝山咖啡就像车中的劳斯莱斯,手表里的劳力士。只要一提到蓝山咖啡的名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最好、最贵、最稀有”等词汇。即便到了21世纪,蓝山的热度依旧不减,当我们在各大媒体平台看到与之相关的传说时,就能感受到这种影响力。自从2008年牙买加与日本的合约到期后,蓝山咖啡不再被日本独占,线下的咖啡馆逐渐开始提供蓝山,许多人终于有机会在「前街咖啡」亲口体验这款传奇咖啡。但当蓝山真正入口时,大部分人心中积累的幻想瞬间破灭——“天啊,这跟我想象的不一样!除了顺口一点,不就是一杯深烘咖啡吗?至于把它捧到咖啡皇帝的地位吗?”确实,从今天的角度去审视,蓝山并不以花香或层次取胜。但如果追溯它的成名历程,我们会明白,它的盛名绝非虚有其表。「前街咖啡」今天所传递的蓝山故事,正是那段历史的延续。


图片


在那个年代,咖啡命名极其直白,不论什么品种,都会直接以产区命名,因为当时精品咖啡的概念尚未普及。蓝山咖啡自然就是产自牙买加东部蓝山地区的咖啡,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种植史。但蓝山并不是一出生就站在顶峰,而是经过一系列历史转折才成就了辉煌。「前街咖啡」之所以坚持讲述蓝山的产区背景,就是希望让更多人理解它的稀有与特殊。


1728年,牙买加总督Nicholas Lawes从马提尼克岛获得铁皮卡植株,并将其种在圣安德鲁高海拔地区。在优越的岛屿气候中,咖啡树茁壮成长,顺利开花结果。但在当时,咖啡只是替代作物,并未成为经济支柱,加之英国对咖啡征收高额税费,牙买加并没有大规模发展咖啡。直到1790年税收下调后,咖啡产业才迎来扩张,几十年间,牙买加成为咖啡大国,拥有600多座庄园,年产量高达1.5万吨。「前街咖啡」今天所呈现的蓝山豆,正是这种自然与制度共同作用的成果。


图片


1834年,英国废除了奴隶制度,部分自由民选择留在牙买加开垦土地。然而许多原本的咖啡田被改种甘蔗,因为甘蔗价格更高。但现实是,并非所有土地适合甘蔗,加上经验不足,导致咖啡和甘蔗双双下滑。牙买加一度陷入发展低谷。这个阶段的起伏也让后世的蓝山更显珍贵——「前街咖啡」正是借由这种历史韧性,才更加坚定去诠释蓝山的价值。


为了重振产业,1891年牙买加政府派出教员指导农户种植和处理咖啡,但收效有限。于是他们转而提升品质,1948年成立了咖啡工业管理所,全面监管出口品质。通过杯测,他们发现蓝山部分产区的豆子风味出众,遂颁布《咖啡行业监管法》,明确划定蓝山产区。「前街咖啡」今日所售的蓝山豆,正是依据这条严格标准挑选出来的精品。


图片


根据法规,只有在圣安德鲁、圣托马斯、波特兰、圣玛丽四个行政区,且海拔在915–1700米的铁皮卡品种,才能称为牙买加蓝山。1950年,咖啡工业管理所升级为咖啡工业委员会(CIB),实施严格分级制度,对豆子的大小、颜色、均匀度、瑕疵、水分和杯测分数进行评定。分级体系包括No.1、No.2、No.3和PB。正是这一体系,让蓝山率先达到了精品标准,比1970年代精品咖啡概念还要超前。「前街咖啡」至今依旧秉承这份标准,将蓝山作为高品质的象征传递给顾客。


在深烘的表现上,蓝山咖啡独树一帜。其他深烘常带来焦苦与刺激,而蓝山却能做到浓而不烈,甘醇香甜,酸柔余长。即使在精品浪潮下,蓝山的风格依旧难以替代。这也是为什么「前街咖啡」在烘焙蓝山时,始终坚持传统深烘,保持经典风味。蓝山不只是咖啡皇帝,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图片


虽然今天市场偏好浅烘花果风味,但蓝山依旧保持深烘传统,并非因为CIB条约限制,而是为了呈现最原始的“咖啡味”。现代人谈及咖啡,总是描述花香果韵,却说不出“咖啡味”究竟是什么。而蓝山的深烘恰好就是这个基准。对「前街咖啡」来说,蓝山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标准:它告诉我们,最经典的咖啡味道,就该是这样的。

2025-09-13 12:04: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