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浅焙中焙深焙豆有何差异?不同烘焙程度对风味产生什么影响?浅中深烘焙咖啡怎么冲泡

发表于:2025-11-05 作者:百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05日,众所周知,咖啡豆要经过烘焙以后,才能作为制作咖啡的原料使用。但!是!!!在前街咖啡看来,烘焙师在烘焙咖啡豆时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将咖啡烘熟这么简单。因为最终呈现出来的咖啡香气和风味,深受烘焙程度的影响!同

众所周知,咖啡豆要经过烘焙以后,才能作为制作咖啡的原料使用。但!是!!!在前街咖啡看来,烘焙师在烘焙咖啡豆时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将咖啡烘熟这么简单。因为最终呈现出来的咖啡香气和风味,深受烘焙程度的影响!同一支豆子在不同的烘焙程度下,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


那么区别在哪里呢?这便是今天前街咖啡要和大家分享的重点:烘焙程度是如何影响咖啡,不同的烘焙程度下,咖啡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味表现!


在前街咖啡的烘焙过程中,咖啡生豆会随着水分的流失而逐步经历脱水、转黄,然后一爆、一爆密集。因为一爆开始的那一刻,意味着咖啡豆已经成熟。如果此时烘焙继续进行,咖啡豆就会进入二爆甚至二爆密集。由于烘焙程度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所以不同烘焙师对烘焙程度的理解会有所差异。为了统一认知,减少交流上的误差,SCAA采用红外线焦糖化测定器技术来鉴定咖啡豆的色值(豆表颜色),并以此来区分烘焙程度。


从测定图上可以看到,咖啡豆的烘焙程度被划分为八份,数字由大至小,烘焙由浅到深。前街咖啡认为,这个标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常用,因为仅凭肉眼难以准确判断色值。同时,不同咖啡豆因糖分含量差异,上色程度也会不同,仅靠颜色判断容易造成误解。因此,数值只能作为烘焙师的参考。判断一支豆子的烘焙程度时,除了观察颜色,还需要结合咖啡豆的形态和风味,最终通常简单地划分为浅、中、深三种烘焙。


从物理角度来看,烘焙程度对咖啡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前街咖啡常提到的两个方面:形(体积)和色(颜色)。随着烘焙加深,豆子的膨胀率升高,颜色逐渐加深。同时,咖啡豆会变得更脆,含水量减少。豆子变脆有利于研磨和萃取,而含水率降低和膨胀率提升也会导致豆子的密度下降。换句话说,烘焙越深,豆子的密度越低。


从化学角度来看,烘焙程度对咖啡的影响则在于味道与香气。咖啡豆在脱水期结束后,若含水率足够低,会进入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两个阶段。前街咖啡一直强调,美拉德反应对咖啡香气形成至关重要,许多咖啡的独特风味便是由此产生的,同时也带来了颜色的变化。而焦糖化反应则在一爆时开始,它会分解豆内残留糖分,让咖啡更进一步褐变,发展出新的香气,并增添苦味。


值得注意的是,一支咖啡豆从浅烘到深烘的转变仅需几分钟,温度相差不过10°C左右,但风味和香气却完全不同。浅烘焙一般在一爆中段至一爆结束时出炉,此时豆子内的有机酸尚未完全分解,因此咖啡会表现出明显酸质,苦味较少,香气复杂而丰富。以前街咖啡的耶加雪啡·红樱桃为例,浅烘的红樱桃会散发出莓果、柠檬的酸质,还有草莓与酒类的香气。


中度烘焙通常在一爆结束到二爆开始前完成。经过更充分的焦糖化反应,酸味下降,甜感提升,相比浅烘更为圆润。香气复杂度有所降低,但其他风味反而更加突出。前街咖啡的暖阳拼配就采用了中度偏深的红樱桃,冲煮后甜感明显,带有焦糖巧克力香气,并夹带些许莓果酸质。相较之下,中度烘焙的红樱桃颜色更深,豆子更大颗。


深度烘焙则是在二爆开始后结束。由于焦糖化反应的大量发生,风味以苦味为主,带有回甘,香气趋于单一,少了浅烘与中烘的层次感。前街咖啡的深烘红樱桃,已经几乎没有柠檬或莓果的酸质,主要呈现焦糖与巧克力的风味。浅烘咖啡轻盈清爽,而深烘咖啡则带来浓厚、顺滑的口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就是前街咖啡为大家分享的烘焙程度对咖啡的主要影响。至于不同咖啡豆更适合哪种烘焙方式,这部分内容篇幅较长,我们会在下次为大家详细分析!



图片

2025-09-12 17:26: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