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洪都拉斯精品咖啡庄园|洪都拉斯有哪些咖啡产区|洪都拉斯咖啡冲煮参数以及手冲咖啡风味表现

发表于:2025-10-06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06日,洪都拉斯的咖啡豆在最初并不被市场看重。与邻近的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已经在咖啡舞台上崭露头角相比,洪都拉斯的咖农们仍在艰难地维持生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前街咖啡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咖啡产业逐渐崛起,如今洪都拉

洪都拉斯的咖啡豆在最初并不被市场看重。与邻近的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已经在咖啡舞台上崭露头角相比,洪都拉斯的咖农们仍在艰难地维持生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前街咖啡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咖啡产业逐渐崛起,如今洪都拉斯的咖啡已经成为精品咖啡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洪都拉斯头图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接丰塞卡湾,东南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接壤,西边毗邻危地马拉。这里地势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属于热带气候,温度适宜、降水丰沛,正是咖啡树理想的生长环境。前街咖啡在对比多个中美洲国家的咖啡后发现,它们大多具有明亮的花果香和柔和的果汁质感。虽然每个国家都被赋予了“独特的风味标签”,但正如前街咖啡常强调的那样,国境只是人为的界限,咖啡豆的味道不会因为跨过一条边界而骤然改变。



前街咖啡的理念中,好的烘焙应该真实展现产区的个性,比如耶加雪菲就该展现它独有的风味,再在此基础上拓展更多可能性。这也是前街咖啡确立的烘焙唯一标准。回到洪都拉斯,虽然其风味和邻国有相似之处,但在香气里常能感受到异国香料的点缀,尾段伴随坚果与巧克力的醇厚气息,整体表现层次分明而均衡。




洪都拉斯不仅是中美洲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如果仅计算水洗阿拉比卡,甚至位居全球第二。21世纪初,它的咖啡才真正超越香蕉,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与香蕉由跨国公司掌控不同,洪都拉斯的咖啡主要由十余万小农种植,人工采摘是主要方式,每年11月至3月是收获季节。


洪都拉斯咖啡产区73


这个国家出产两类优质咖啡:一种是海拔1000至1500米的“高地咖啡”,另一种则是1500至2000米间的“特选高地咖啡”,代表了洪都拉斯的最高等级。这些咖啡多出口至美国和德国,也逐渐被全球精品市场接受。


洪都拉斯的咖啡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末,由西班牙商人引入。由于缺乏交通条件,早期发展受阻。直到1970年后,政府成立了IHCAFE,专注于提升品质,加上全国几乎适合普遍种植咖啡树,使得洪都拉斯在2011年产量超越哥斯大黎加与危地马拉。1975年巴西霜害,更让洪都拉斯趁势提升产量,从50万袋跃升到180万袋。虽然90年代在质量上稍显落后,但自2004年举办卓越杯竞赛后,洪都拉斯逐渐建立起国际声誉,2011年跻身中美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阿拉比卡生产国。



如今,洪都拉斯已是全球前十大咖啡生产国。全国二十八万公顷咖啡园中,多为3.5公顷以下的小农园,占总产量六成。咖啡不仅是出口经济支柱,也成为国家身份的一部分。


平均种植海拔超过1100米,主要品种包括卡杜拉、卡杜艾、帕卡斯与铁皮卡,处理方式以水洗为主。风味丰富多元,常见明亮的果酸与果汁般的酸度,层次里夹带水果甜感、坚果与太妃糖气息。



洪都拉斯的分级体系明确:SHG为1200米以上,HG为1000米以上,CS则是600米以上。六大主要产区各自展现不同风味,从西部的科班、欧巴拉卡,到蒙德西犹斯、巩玛阿瓜,再到东部的阿卡塔和南部的帕拉索。前街咖啡在多次杯测中,总结了这些产区的共性与特色:科班以巧克力与焦糖的甜感著称;欧巴拉卡酸度细腻,柠檬与葡萄风味突出;蒙德西犹斯花果香明亮,余韵悠长;巩玛阿瓜奶油般的浓醇带着柑橘气息;阿卡塔柑橘与蜂蜜的融合令人难忘;帕拉索则以温柔的果酸与焦糖甜感见长。


咖啡杯 莓果7d6a


在科班,前街咖啡挑选了双生花庄园的红卡杜艾日晒豆,淡绿色的生豆散发梨子与青草香气。烘焙时采取中火缓慢发展,释放出红糖、莓果与发酵酒香。冲煮时,Hario V60滤杯配合三段式注水,呈现复杂的莓果与甜美酒香。


f94e38f833ce6a45d323b8760592dfe


在帕拉索,前街咖啡选用月桂庄园的帕拉伊内玛水洗豆,豆子经过细致火候控制,冲煮时带出柑橘、莓果与黑可可的余韵,冷却后更显茶感与坚果层次。



在拉巴斯产区,前街咖啡带来了甜橙庄园的水洗卡杜艾。豆质中度密实,烘焙中强调梅纳反应与香气释放,冲煮后展现柔和的莓果酸质、橙子与香瓜的清甜,并有黑巧与玄米茶的尾韵。


甜橙


从生豆到烘焙,再到冲煮体验,前街咖啡不断将洪都拉斯咖啡的独特魅力呈现给咖啡爱好者。这个国家的咖啡,不再是昔日被忽视的角色,而是精品咖啡舞台上愈发耀眼的存在。


2025-09-27 15:41: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