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咖啡文化 中国的咖啡文化发展
发表于:2025-10-26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26日,咖啡是舶来品,早年咖啡的译名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磕肥的译法。 随着上海开埠,咖啡在租界兴起。不少赶时髦的上海人也去尝鲜,一喝往往叫苦不迭,大呼没想到像咳嗽药水一样难喝。不过,慢慢地随着西餐在上海滩的普及,咖啡也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朱文炳的《
咖啡是舶来品,早年咖啡的译名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磕肥”的译法。

随着上海开埠,咖啡在租界兴起。不少赶时髦的上海人也去尝鲜,一喝往往叫苦不迭,大呼“没想到像咳嗽药水一样难喝”。不过,慢慢地随着西餐在上海滩的普及,咖啡也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1909年)中,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民初“鸳蝴派大家周瘦鹃《生查子》词中有“更啜苦加非,绝似相思味”,把咖啡与相思、悲苦、离愁等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意象联系在一起了。
咖啡馆在上海滩的出现要晚一些。起初,英法租界里众多西餐馆兼具咖啡馆的功能,同样能品尝上好的咖啡。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滩大量涌现,大概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事。咖啡馆最初主要为适应外侨休闲和聚会而设立,后来逐渐成为上海部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喜欢去咖啡馆,一方面因为咖啡馆作为舶来品,无论在建筑装饰还是在品饮方式上十分“洋派”,是体验西方生活方式的地方,另一方面 咖啡馆也同时适应着上海的特色。很快,上海的咖啡馆就不再是单纯喝咖啡的地方,而成了现代都市中的一个“公共空间”,恋人们去咖啡馆约会,文学青年们在咖啡馆创作,当年有众多新文学作家写过上海的咖啡馆,如林徽音《花厅夫人》、温梓川《咖啡店的侍女》等,张若谷干脆以《咖啡座谈》作为自己的散文集的书名。
不过,20世纪20至40年代出现在上海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亚尔培路上各具特色的咖啡馆,而今都成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连锁咖啡馆了。
2015-03-14 17:37:32相关文章
- 咖啡新手如何建立和训练感官系统?咖啡小白怎么品鉴咖啡风味?如何描述手冲咖啡的味道口感
- 怎么挑选意式咖啡豆?哪些咖啡豆适合做拉花咖啡?在家自制拿铁Latte的咖啡豆品牌推荐
- 不同咖啡种类对应什么研磨刻度?咖啡新手如何调整咖啡研磨粗细?手冲 冰滴冷萃 法压壶用什么研磨度的咖啡粉
- 咖啡烘焙度与咖啡风味有何关联?好喝的咖啡是酸的吗?深烘焙咖啡的品质不好吗?咖啡品质好坏受烘焙程度影响吗?
- 也门摩卡咖啡从何而来?也门有哪些咖啡产区?也门摩卡豆是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吗?
- 咖啡知识之爪哇Java|爪哇岛 爪哇种 爪哇咖啡是什么关系?爪哇种与爪哇咖啡是什么咖啡品种?
- 海岛精品咖啡推荐|牙买加水洗蓝山一号是什么咖啡品种?牙买加怎么划分咖啡生豆等级?
- 南美洲精品咖啡|哥伦比亚希望庄园起源发展介绍|希望庄园日晒瑰夏手冲咖啡喝起来如何?
- 精品咖啡豆知识分享|怎么划分咖啡烘焙程度?浅烘 中烘 深烘咖啡有何区别?烘焙度如何影响咖啡风味口感?
- 埃塞俄比亚精品咖啡推荐|日晒与水洗的耶加雪菲差别大吗?不同处理法的耶加雪菲手冲咖啡风味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