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的判断标准及咖啡的苦味与浓度的区别
精品咖啡的判断标准
目前国际社会上并没有明确的精品咖啡判断标准,在这里将美国精品咖啡协会的标准和咖啡生产国的基本标准稍作说明。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标准:
1.是否具有丰富的干香气(Fragrance)。所谓干香气是指咖啡烘焙后或者研磨后的香气。
2.是否具有丰富的湿香气(Aroma)。湿香气是指咖啡萃取液的香气。
3.是否具有丰富的酸度(Acidity)。是指咖啡的酸味,丰富的酸味和糖分结合能够增加咖啡液的甘甜味。
4.是否具有丰富的醇厚度(Body)。是指咖啡液的浓度与重量感。
5.是否具有丰富的余韵(Aftertaste)。是指咖啡的余韵,根据喝下或者吐出后的风味如何作评价。
6.是否具有丰富的滋味(Flavor)。是指滋味,以上腭感受咖啡液的香气与味道,了解咖啡的滋味。
7.味道是否平衡。是指咖啡各种味道之间的均衡度和结合度。
生产国评价标准:
1.精品咖啡的品种。以阿拉比卡固有品种帝比卡或者波旁品种为佳。
2.栽培地或者农场的海拔高度,地形,气候,土壤,精制法是否明确?一般而言海拔高度高的咖啡品质较高,土壤以肥沃火山土为佳。
3.采用的采收法和精制法。一般而言采用人工采收办法和水洗式精制法为佳。
咖啡的“苦”和“浓”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大家团坐喝咖啡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我喜欢喝苦咖啡”“我也是,而且越浓越好!”乍听之下,对话内容好似没有问题,但咖啡的“苦”和“浓”真的有关系吗?或者是有区别的?这些咖啡中的小秘密,你应该知道。
我还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喝咖啡的感受。那时的我根本分不出咖啡的好坏。我只知道咖啡能够提神醒脑,让我摆脱困倦。如果咖啡太苦,我就会加几块糖。对那时的我来讲,苦等同于咖啡因。我喝咖啡的目的也不过如此。
时间一晃20年,如今的我对咖啡的了解更加深入。好的咖啡未必是苦的。高品质的咖啡口感柔顺、温和且醇厚。虽然我对咖啡因的渴望未曾改变,但现在我更加注重咖啡的口味。那么,咖啡的“苦”和“浓”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咖啡的苦味
苦味并不等于高品质。其原因共有5点:
1.咖啡太苦也许是因为你选错品种了。罗布斯塔咖啡的价格比阿拉比卡咖啡更便宜一些,但苦味更重。
2.咖啡太苦也许是因为咖啡过度萃取了。咖啡冲泡的时间至关重要。你一定要保证咖啡的冲泡时间不要过长。
3.咖啡太苦也许是因为水温过高。谁都不想在喝咖啡时被烫到舌头。过高的水温会破坏咖啡原本的味道。一定要保证水温不超过92-96℃。
4.咖啡太苦也许是因为研磨的程度不当。你要保证咖啡研磨的程度与冲泡方式相匹配。例如你在做意大利浓缩咖啡时,咖啡粉要更细一些;在做滴滤咖啡时,咖啡粉要更粗一些。
5.咖啡太苦也许是因为咖啡机没有及时清理。如果你没有定期清理咖啡机,咖啡机内部会残留大量陈旧的咖啡粉,这会让咖啡变得非常难喝。
咖啡的浓度
浓的咖啡未必很苦。它的味道更加浓郁,苦味较一般的咖啡来讲稍强一点。曾记得有一位咖啡专家这样告诉我,口感平衡的咖啡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完美的意大利浓缩咖啡其酸味和苦味应达到完美平衡。
2.有些人觉得“浓”指的是咖啡因的含量。要知道,浓缩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并没有滴滤咖啡高。
3.还有些人认为“浓”指的是咖啡的量。一杯普通的意大利浓缩咖啡应为25-30毫升。如果制作一杯双倍意大利浓缩咖啡,它的量就在45-60毫升。因此双倍浓缩咖啡的确更浓一些,咖啡的余味也要更苦一些。
4.不同种类的咖啡或是不同品种的拼配咖啡同样会影响到咖啡的浓度。有些咖啡花香四溢,水果味十足,而有些则带有尘土味,口感尖涩,味道刺激。
5.咖啡的烘焙程度也会影响到咖啡的口味。深度烘焙的咖啡的确要比其他咖啡更苦一些。
现在明白了吧?便宜的咖啡更苦;浓的咖啡虽然苦味更重,但口感更佳。真正高品质的咖啡豆、清洁的咖啡机和正确的冲泡手法能够确保咖啡的口味完美平衡。
来源:肆只猫咖啡
2015-11-20 10:13:58相关文章
- Hario V60手冲咖啡滤杯如何诞生 V60滤杯在造型上有哪些优势特点 如何使用V60咖啡滤杯冲煮手冲咖啡
- 解析影响咖啡豆烘焙程度深浅的原因 不同烘焙程度对咖啡风味口感的影响 浅焙 中焙 深焙哪个咖啡豆好喝
- 手冲精品咖啡萃取风味口感变化特点 咖啡的风味影响解析
- 手冲咖啡新手教程操作步骤简介 冲煮水温闷蒸时间研磨粉水比
- 什么是咖啡萃取?影响咖啡口感风味的萃取温度时间研磨度
- 怎样使用摩卡壶煮出来的咖啡才好喝?摩卡壶正确的使用方法图解教程
- 意式浓缩咖啡的萃取标准 传统意式以及SCAA对萃取标准的不同演绎
- SCAA金杯萃取之计算方法 金杯萃取理论 咖啡萃取率计算 正确萃取
- 压粉锤和压粉器使用正确手法步骤教学 布粉对咖啡萃取的影响
- 咖啡烘焙过程颜色变化特点图解 咖啡豆烘焙程度曲线解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