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袋子上的英文和数字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2025-10-31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31日,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我们常在咖啡品名的标示上看到一些英文字与数字, 它们除了代表产地名称外,也有像代号的英文字或英文加上数字的组合: 例如: Kenya AA Special、Colombia Supremo、 Ethiopia Yirga Kochere G1、Sum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我们常在咖啡品名的标示上看到一些英文字与数字,
	  它们除了代表产地名称外,也有像代号的英文字或英文加上数字的组合:
	  例如:
	  Kenya AA Special、Colombia Supremo、
	  Ethiopia Yirga Kochere G1、Sumatra Blue Batak Mandheling PB ……
	  刚接触精品咖啡的朋友们,一定都有这样的困惑:
	  除去产国、产区名称外,
	  我到底要怎样去了解这些英文或英数字的组合呢? 它们到底代表著什么意义呢?
	  常见的咖啡分级方式
	  咖啡与许多世界上的其他物种一样,品种繁多,外型轮廓是大致上是一样的,但随著先天条件、生长环境、气候、处理方式,都会有些微的差异和特色。
	  在不同的产国,也会有各自习用的分级方式。这些分级标准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重点:
	  1.生豆外型的差异,例如:大小、形状、瑕疵比。
	  2.生豆成长的环境及其影响,例如:海拔高度、硬度。
	  3.经过烘焙以后,由杯测品质来判定。
	  咖啡豆在处理到出口之前,各产国会根据一些重点来区分等级 :
	  1.瑕疵豆的比例
	  瑕疵豆的比例越少,豆子等级越高。挑除瑕疵豆是一件非常费工费时的事情。
	  如:埃塞俄比亚的生豆等级有G1——G5,必须要是G1、G2才是水洗精品等级,G3、G4则是日晒精品等级,一般商业用豆则是G4等级。(近年许多埃塞俄比亚日晒豆的优选等级也以G1、G2做标示。)
	  瑕疵豆
	  2.豆体的长宽(大小)
	  如:哥伦比亚、肯尼亚。
	  哥伦比亚以“豆大就是美”为宗旨,分级时以目为单位,18目以上(约0.7cm)为Supremo,以下为Excelso。
	  (目代表咖啡豆的直径,一目是1/64英吋,1英吋=25.4mm)
	  用来判定豆目大小的筛网
	  肯尼亚的分级则是以豆体大小为主,杯测品质与豆重为辅。
	  例如:最优质的等级为 AA PLUS (AA+) ,接著是AA、AB(15——16目,占大部分产量) ……等等。另外还有PB,意即 Peaberry (圆豆),是以外型做分类。
	  3.海拔高度与硬度
	  如:中南美洲除巴西和哥伦比亚以外的产国。
	  举例来说:
	  等级 海拔高度 标示
	  1   1350——1500 米       SHB(Strictly Hard Bean)极硬豆
	  2   1200——1350 米       HB ( Hard Bean) 硬豆
	  另外还有SH、EPW、PW ……等等。
	  咖啡树生长的海拔越高,咖啡豆也会越硬;这是因为气温低、日照短、湿度高等因素,会让咖啡生长得较慢,生长出密度较高的果实,咖啡豆各方面的风味,例如酸度、甜味,都会较饱和。
	  简言之,海拔的高度对咖啡豆的品质有非常大的影响。
	  4.杯测品质
	  如 :巴西。
	  虽然是世界最大咖啡产国,但在中南美洲各咖啡产国中,巴西的生产海拔算是偏低的,而且地貌平坦,少遮荫树,缺乏微型气候,因此生产出来的咖啡豆偏软,口感较其他产区来说,较为平顺,因此巴西改用五个等级来评等:
	  Strictly Soft   极为柔顺
	  Soft   柔顺
	  Softish   稍微柔顺
	  Hardish   不顺口
	  Rioy   带有碘呛味
	  聪明的巴西人改用口感来定级,自1999年开始举办的巴西卓越咖啡大赛Cup of Excellence,将巴西咖啡低酸度的温和顺口、醇厚度与甜感,以及坚果、可可类风味等特色的整体呈现,作为咖啡评比的依据。“入口甘甜、纯净、滑顺的余韵”,也就成为巴西优质咖啡代表性的特色。
	  我们在选择咖啡豆的时候,分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当然,咖啡生豆必须保存良好,才不枉费产区咖啡农们辛苦的种植、筛选,最后经过因人而异的烘焙和冲煮的变化,咖啡又有千百万种滋味的变化会出现了。
2017-08-24 17:3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