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咖啡拉花技术 说说对奶泡质量的要求
这个课题每次和朋友们交流,都只得到一些很笼统的结果。比如:要细腻(什么是细腻?没一个人用精确的词语能解释清楚)、要像天鹅绒般(天鹅绒是什么?做为国家保护动物,有几个人敢去打只天鹅摸它的绒?)、要滑口(呵,这也搞笑,因为牛奶不打发是最滑口的,就像这家伙很懒,在你口腔里什么都没留下,就下肚了),诸如此类极为模糊的形容词语不胜枚举。但有一个说法,我比较认同,与大家分享:表面要能反光。这个说法我认为是很客观而且直接的,至少它可以做为一个标准通过肉眼看出来。
这里说这么多,主要是想给大家一个手能摸到、眼能看到、耳能听到的标准,这个标准掌握了,我们再讨论在口中通过口腔黏膜、味蕾及通过上腭的内鼻孔所形成的综合印像问题,即滋味问题。
那这些标准是什么呢?表面要能反光算第一个。
第二个标准是:表面没有一粒粗泡沫。这个需要很到位的奶泡控制能力,当然这也是反光的前提。那什么是粗泡沫呢?如果非要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认为大于直径1mm的都叫粗泡沫了。
第三个标准是:在加奶量一致的情况下(都加在缸嘴底部的位置),不管打六成满还是七、八、九成或全满,打出的温度要一致,不能以温度的高低来调节奶泡的多少。
第四个标准是:做两杯cappuccino,以WBC标准杯做,奶泡倒入杯后,拉花缸里一滴不剩。这个标准如果再升华一点即变为:要多少奶泡,就只打多少奶泡(macchiato等微量奶泡除外),这很难练,需要老长时间,笔者也只能偶尔做到。
以上这四个标准做到了,我认为在视觉、手感和技术上,起码它算是一缸不错的奶泡了。前面还说到一个听觉,这取决于牛奶,刚打好的奶泡,一定要听不到很连续的爆破声,这才能保证奶泡在杯中的持久力。
在这里,我有一个关于cappuccino的话题,就是关于cappuccino的分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可以把cappuccino按奶泡的质量进行分类,分为三类,一个是wet cappuccino、一个是dry cappuccino,还有一个是介于两者之间的half cappuccino。那我们怎么来区别这三种cappuccino呢?如果奶泡技术过关的话,可以采用奶泡质量来进行区分,如下:
前提:600ml(中号)左右拉花缸,装奶在缸嘴底部。
1、 wet cappuccino打奶泡呈6、7成满;(此奶泡做树叶等纹路要求多的花纹非常好看,同时,此奶泡还可以拿来做latte)
2、 dry cappuccino打奶泡呈全满;
3、 half cappuccino打奶泡在8成满;本人更喜欢9成满奶泡。(此奶泡做心、苹果及郁金香类花纹很棒)。其实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奶泡,用它来制作我们日常工作中常见的cappuccino。
提示:现在就去练习,心中想打一缸7成满奶泡,决不打成9成满。行动吧!
2014-09-09 15:56:28相关文章
- Hario V60手冲咖啡滤杯如何诞生 V60滤杯在造型上有哪些优势特点 如何使用V60咖啡滤杯冲煮手冲咖啡
- 解析影响咖啡豆烘焙程度深浅的原因 不同烘焙程度对咖啡风味口感的影响 浅焙 中焙 深焙哪个咖啡豆好喝
- 手冲精品咖啡萃取风味口感变化特点 咖啡的风味影响解析
- 手冲咖啡新手教程操作步骤简介 冲煮水温闷蒸时间研磨粉水比
- 什么是咖啡萃取?影响咖啡口感风味的萃取温度时间研磨度
- 怎样使用摩卡壶煮出来的咖啡才好喝?摩卡壶正确的使用方法图解教程
- 意式浓缩咖啡的萃取标准 传统意式以及SCAA对萃取标准的不同演绎
- SCAA金杯萃取之计算方法 金杯萃取理论 咖啡萃取率计算 正确萃取
- 压粉锤和压粉器使用正确手法步骤教学 布粉对咖啡萃取的影响
- 咖啡烘焙过程颜色变化特点图解 咖啡豆烘焙程度曲线解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