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云南咖啡种植历史介绍|卡蒂姆品种是阿拉比卡还是罗布斯塔?云南咖啡除了卡蒂姆还有什么品种

发表于:2025-10-19 作者:咖啡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10月19日,云南咖啡豆在近年的咖啡生豆比赛中脱颖而出,频频亮相于大众的视野中。如同一匹黑马一样,慢慢地进入精品咖啡市场。今天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就带大家一起分享近年来云南咖啡的发展历程

云南咖啡豆在近年的咖啡生豆比赛中脱颖而出,频频亮相于大众的视野中。如同一匹黑马一样,慢慢地进入精品咖啡市场。今天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就带大家一起分享近年来云南咖啡的发展历程。


云南


云南咖啡的种植历史已经有百余年。早期云南的咖啡品种并非如今遍地的卡蒂姆,而是铁皮卡。1904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田德能经越南进入云南大理,在朱苦拉村建立教堂,并在旁边种下了一批铁皮卡咖啡树,这便是云南小粒咖啡的最初来源。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偿还苏联贷款,云南农垦开始大规模种植咖啡,主要分布在保山潞江、新城青年、德宏遮放、瑞丽、畹町、文山八布、天保等农场,面积达5万亩,以铁皮卡和波旁为主。然而由于收购停止与诱病爆发,大规模砍伐后仅剩不到3千亩。


图片


第二次发展出现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1988年,雀巢公司大力支持云南咖啡产业,引入了卡蒂姆种并推广种植。自此,卡蒂姆逐渐取代铁皮卡,成为云南咖啡的主力,占据了产量的99%。卡蒂姆作为杂交阿拉比卡种,产量高、抗病强,推动了云南咖啡走向规模化。


前街庄园6


第三次发展则始于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精品咖啡的概念进入国内,云南咖啡在选种与种植上迎来更科学的探索。目前,云南咖啡的精品化之路仍在持续。


为什么这几年的云南咖啡更强调处理方式?云南虽位于咖啡种植带,但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仅南部保山、临沧、思茅、德宏适合种植优质阿拉比卡。随着精品咖啡兴起,云南自然不缺席,但相比其他产区“产地—品种—处理”的逻辑,云南更强调处理方式。这与历史有关:在雀巢主导下,云南咖啡农注重产量而非品质,所产咖啡多用于速溶原料。如今,即便云南咖啡进入精品化进程,许多农民依旧更倾向于通过特殊处理法来改善风味,而不是耗时五年以上从品种与种植基础重新出发。


前街日晒3


因此云南咖啡目前分化为两条道路:一是利用现有卡蒂姆豆,通过新颖处理法提升风味;二是从头开始,选优质品种,科学管理,循序渐进打造高品质咖啡。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面对这两条路,毅然选择了更漫长的后者。


IMG_门店水洗咖啡果


很多人对前街咖啡的印象是一家自家烘焙的温馨小店。事实上,今年是前街咖啡成立的第十二年,而我们的咖啡种植实践比烘焙还早半年。2013年时,前街咖啡(当时名为“大镇咖啡”)最初尝试在广东大镇种植卡蒂姆,结果才明白品种、海拔与处理方式的关系。最终我们放弃了广东计划,并因缘际会在云南找到合适的土地,正式开启云南精品咖啡探索。


前街门店2015


阿拉比卡对海拔要求严格,通常需1000米以上,越高风味越好。而云南多为临界海拔,这成为劣势。因此在优质品种之外,必须依靠精细农艺管理。前街咖啡并未直接购买卡蒂姆庄园,而是选择从零开始:挑选适宜土地,种下铁皮卡与波旁,遵循精品咖啡的基本逻辑,哪怕结果不确定,也坚持一步步推进。


图片


目前,前街咖啡主要种植铁皮卡,这是一种风味优异但产量仅为卡蒂姆三分之一的阿拉比卡品种,价格更高,也更容易患病。云南的气候只有旱季和雨季,因此六月雨季栽种尤为关键。在雨水滋润下,咖啡苗能扎下深根,度过之后漫长的旱季。


图片


从零开始的咖啡种植,需要极高的时间成本。咖啡从幼苗到初次结果需三到四年,再加上处理法实验,至少五年才能有成果。前街咖啡深信精品咖啡的成功没有捷径。经历七年,我们终于在云南收获了200公斤铁皮卡咖啡豆,采用日晒处理,并将其命名为“前街2013”,象征这一历程。为了这一杯咖啡,我们付出了八年。


IMG_3145


“前街2013”云南日晒铁皮卡咖啡的冲煮参数:滤杯V60,水温90℃,粉量15克,粉水比1:15,研磨度约细砂糖颗粒,采用分段式萃取,总萃取时间2分钟。


IMG_前街2013


口感上,这款日晒铁皮卡带有坚果调性,口感比前街咖啡的云南水洗更扎实,酸度稍低但甜度更高,平衡感更好,呈现出莓果般酸质,融合红糖甜感与轻微茶感。


图片


2025-10-18 18:17:47
0